把ldquo失独和重性精神病rdq
近日,有媒体报道,本应得到社会各界重点关怀的“失 庭人员”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等弱势群体,却被多地的一些公门列入“黑十类”,纳为重点监控和打击对象。
猛然看到这个消息,我还不敢信以为真。心里暗自想,“失 庭”都断子绝孙了,精神病患者都过不成正常人的生活了,这样的事,于谁,于谁家,都是无法比拟的悲剧。公门何至于此呢?
但后来事实是,他们把这两类不幸者,都列入了《扫黑除恶十类重点工作》的明文中,制作成宣传资料,有的拿到大街上明目张胆的去作宣传,有的挂在自己的门户网站上向社会公开告示。似乎是要让天下人对这些不幸者做到人尽皆知,人尽防之,人尽灭之的意思。
笔者不想开篇就猜测,公门中为什么要把这两类人列为“黑十类”的动机,但这不妨碍我们可以先探究一下形成这两类人的现实原因。可无论站在那个角度说,这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因为谁也不愿意自己成为“失 庭”,谁也不愿意自己是一个“重性精神病”患者。谁一旦真的碰上了,谁都将是一辈子的不幸。旁人看到了,也会心生同情。
我们先说说“失 庭”形成的原因吧。上世纪后期,公门为了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大力提倡草民晚婚晚育、少生少育,优生优育。世纪之交的前后三十年间,公门强制推行计划生育正策。农村夫妇有些能生两孩,有些也只能生一孩;机关单位厂矿企业的干部职工夫妇, 只能生一孩。若敢生二孩者,那肯定得夫妻双双把家还,都做无业游民去。
那些搞计划生育工作的衙吏,为了使草民尽快接受计划生育的观点,他们一手提着石灰桶,一手拿着刷子,满世界去墙上刷公门鼓励草民生独孩的大标语。当然,对那些亦真亦假的标语,当时肯定是没有人去质疑的,也没有人敢质疑。但这些标语,都是公门当时对愿意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正策,特别是只生一个孩子的父母,做出的响当当的承诺。
人生无处不风险。那些独孩家庭,在风雨飘摇的岁月中,孩子或是因病,或是因意外,竟然未尽人子,就过早散手人寰,先父母而亡。留下白发人,徒伤悲叹。而此时的父母,人已中年,想再生孩子已是心有余而精不足。人们常说,人生最苦处,莫过于“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少年丧父”是失去依靠,“中年丧偶”是失去伴侣,“老年丧子”却是失去了希望。依靠和伴侣或许还能再有,但希望没有了,就成了绝望。绝望了的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这就是他们说的“失 庭”。
独生子女家庭,真是风雨江面上的一叶扁舟,经不得任何风吹浪打。十分脆弱。
当初对响应正策只生一个孩子的家庭,公门拍着胸脯承诺优抚他们,可上世纪80年代给出的个位数和十位数的补偿正策,随着物价N次方的翻涨,也未见有加一点。这本就是一种不公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里面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着,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亡,按规定获得扶助。只是这规定,不知道刻在哪块龟板上。
独孩家庭失去孩子,成为“失 庭”,本应该就有公门一份责任在里面。若不是公门当初强制要人家只生独孩,会至于有今天这么多的“失 庭”吗?我相信那些独孩家庭,当初并不是认识不到这些风险,只不过是在计划生育正策的高压下,不敢去想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已。
我相信他们能认识到,只生一个,就预示了自己要比多孩家庭承担更大的风险。我还相信,若是没有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正策,会有不少的夫妻都会选择生两个,有条件的或会生得更多。这样,他们到老来无子的风险,就会对半或是成倍的降低。
“失 庭”当初响应公门正策,只生一个,那也是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的。如今弄得人家断子绝孙,这贡献就大得去了。强制执行这正策的公门,给人家一点点经济上的补偿,让衰老了的人,活得不至于太过凄惨,多少有点尊严,这也是应该的。别说做这事就没钱,公门中少买个车,少吃顿饭,少喝瓶酒,随便抠抠牙缝,就够这些“失 庭”的晚年生活过得好一点。
至于把“重性精神病患者”也扫进黑口袋里的公门中人,我觉得,他们比“重性精神病患者”病得还要重。这病,得治;不治,他们会闹上天。
医学界都晓得,精神病的病理病因,以目前的科学知识,都无法全面的解析清楚。好多人的这种病,都是只能控制病情,难以根治。我相信,任谁,也不会愿意自己患上这种病。
法律都规定,精神病患者病重期间,杀了人都不用承担法律责任。本应是要重点关怀和悉心治疗的对象,你公门里黑口白牙,就把人家变成了“黑十类”,成了要重点监控和打击的对象。要像对待黑社会一样的去对待他们,这明摆着是不想让他们活了吧?
当然,对于“精神病患者”,是要时时进行监管。但这监管,是治疗和控制相结合的手段,而不是用对付犯罪分子的手段来对付一个病人。在人道上,对精神病患者,肯定是要控制他们的部分人身自由,但同时也要给人家充分的尊严,即使他们对尊严没有多大意识;对犯罪分子则是除了要剥夺他们的人身自由,还要剥夺他们的一部分人格尊严,即使他们强烈有维护尊严的意识。
如今,为什么会把这些本应是值得同情,需要公门重点照护的人,等同于黑恶势力,乘势一起扫进“黑十类”的袋子里,列为监控和打击对象的呢?到了这里,我们不妨揣摩一下公门的动机,他们无非就是在“懒政”,达到推卸责任的目的。
“失 庭”人员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自然会去一些公门内吵闹一下,讨要当年公门对他们做出的承诺。可公门历来就是,草民瞒了点私利,祖宗八代以上的,他们也要清算去;他们当初忽悠草民配合他们正策,给出的承诺,转头就会撒起无赖来。“失 庭”人员去得次数多了,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总想找机会制服这些人不再敢动弹。这不,大扫除来了,歪嘴和尚就故意把经念歪掉。干起伤天害理的事来,真是得心应手。
若干年以前有个“黑五类”,如今又有了“黑十类”,真是与时俱进啊。
都说公门冷酷无人情味。但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也没有哪个衙门敢冷酷到连自己存在的合理性,也明目张胆的丢弃。这等于是自个儿扒了底裤,向全世界公开宣示,我就是要裸奔。
真是病得不轻啊。
好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