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可治疗气颅
气颅可能发生在手术后,也可能头颅外伤后,也可能局部有感染和肿瘤,尤其是发生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以后更容易出现。持续和张力性颅内集气可引起头痛、嗜睡、神经机能减退。
脑损伤后的高压氧治疗的良好作用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有气颅的患者高压氧治疗治疗后颅内集气会增加吗?会引起或加重颅内感染吗?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高压氧和其他学科的医务人员。
针对这一问题,巴西圣保罗医学院神经外科的WellingsonSilvaPaiva等对颅内集气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情况进行了观察。
24例有颅内集气的患者,22例有脑外伤,2例为小脑肿瘤术后,医院的顺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13例,对照组11例。入组标准:症状性气颅,颅内有一个以上腔室有气。排除标准:有心肺疾患或癫痫病史或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有大片颅骨缺损,曾行气管插管,或曾行引流的颅内集气患者。所有患者的GlasgowComaScale评分为13-15分。
高压氧治疗组患者在单人纯氧舱内(注意:病情不稳定的病人慎用这种氧舱),2.5ATA,1小时,2次治疗间隔最少12小时,共治疗5天;对照组在ICU病房用鼻导管吸氧,5L/min,连续5天。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所有患者的气泡体积均有持续减小,而且蛛网膜下的气体要比硬膜下和脑实质的气体吸收的快。高压氧治疗组气体吸收的比对照组快。高压氧治疗后,出现脑膜炎的情况也比对照组少,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气泡在蛛网膜下腔和硬脑膜下,3次高压氧治疗后
气泡在硬脑膜下,高压氧治疗4次后。
观察发现,所有患者没有发生并发症。高压氧治疗对颅内集气患者有利。
加压后,颅内的气体体积会缩小;压力增加后也有利于促进气体向周围液体中溶解;气体体积缩小,脑组织受压减轻,动脉有效灌注会增加,氧供随之增加,静脉回流更加顺畅,有利于减轻水肿;高压下吸氧又会减轻气颅和脑水肿引起的缺氧。因此,用高压氧治疗气颅,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文章Effectsofhyperbaricoxygenationtherapyonsymptomaticpneumocephalus发表在TherClinRiskManag.;10:–.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