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估垂体腺瘤开颅切除术后引发尿崩症的

垂体腺瘤切除的手术方法主要有三种:显微镜下经蝶入路,内镜下经蝶入路和开颅手术。尿崩症是垂体腺瘤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手术损伤垂体柄和下丘脑将出现 性尿崩症。首都医院神经外科的SongquanWang医院年11月至年3月90例行开颅切除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尿崩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发表于年1月《WorldNeurosurgery》在线。

该研究选择开颅手术的垂体腺瘤符合以下1条或1条以上的指征:1.肿瘤主要位于鞍上或蝶鞍较窄小;2.肿瘤呈哑铃状或沙漏状,并将鞍隔顶向上;3.向额下或鞍后非对称性生长;4.延伸到颅中窝;5.包绕蛛网膜下腔内的动脉;6.肿瘤长入海绵窦内;7.肿瘤累及脑组织,伴脑水肿;8.有鞍区手术史或放疗史。

通过术前MRI成像评估三脑室和下丘脑受肿瘤压迫的变形程度:0度,肿瘤仅局限于鞍区,未累及下丘脑,三脑室和下丘脑的结构完整;I度,肿瘤侵及到三脑室,但无脑积水,下丘脑结构不完整;II度,三脑室和下丘脑严重变形,正常结构破坏,伴脑积水(图1)。

术后1周内复查MRI确定肿瘤切除程度:完全切除指MRI成像未见残留肿瘤;次全切除指肿瘤残留体积小于原来的10%;部分切除指肿瘤残留体积大于原来的10%。术后4小时行头颅CT检查有无出血。尿崩症的定义是指无糖尿病和未使用利尿剂的情况下每日尿量大于ml,尿比重小于1.。患者术后3月、6月及以后每年随访1次。共随访36--55个月,平均44个月。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术后尿崩症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

图1.术前MRI成像评估受肿瘤压迫的三脑室和下丘脑变形状况。A、D图显示变形为0度;B、E图显示变形I度;C、F图显示变形Ⅱ度。

结果显示,90例患者中,30例(33.3%)患者术后立即出现尿崩症。11例(12.6%)表现为持续性尿崩症状。与术后未发生尿崩症的患者相比,出现尿崩症患者的三脑室和下丘脑变形程度较高。二进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三脑室和下丘脑变形程度与术后立即出现尿崩症呈显著的正相关;同时,与术后出血相关(表1)。此外,术后出血与发生 性尿崩症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开颅切除垂体腺瘤前,通过MRI成像评估三脑室和下丘脑的变形程度有助于预测术后尿崩症的发生;同时,术后出血会增加出现尿崩症的风险。

(浙江大医院沈醉编译,医院王知秋教授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白癜风早期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dnpw.com/nbzyf/8806.html


当前时间: 辽ICP备190209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