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调气活血的组方思维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王清任,这位清代著名医家,留下了如《医林改错》等宝贵的医学著作。他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在于他深入实践,亲自考察尸体解剖,详尽地记录脏腑所见,更在于他独到的气血理论。调气活血的组方思想,是他临床用药的核心理念,也是他长期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结晶。王清任对气血之病的研究颇深,他运用活血化瘀法,创制了五个逐瘀汤,用以治疗数十种瘀血疾病。对于中风病的机理,他有着独特的见解,认为元气亏虚是其根源所在,因此他创制了补阳还五汤,以益气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手段。他强调业医者需明晰脏腑,注重临床实践。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令后世医家称赞不已。他所创制的方剂,至今仍然行之有效,造福着广大患者。王清任的学术成就及其所创之方,无疑为中医气血学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王清任对瘀血证的理解,有如两股清流,在学术的河流中激荡。他对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这两种情况的阐述,尤其是对后者的剖析,如同深海的探索,揭示了瘀血背后的奥秘。他比喻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就像秋天的溪流,靠气的运行、推动和固摄,如同风中的枫叶,飘然而动,气行则动,气滞则止。这种“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就像山间的泉水枯竭,河流干涸,引发了一片萧瑟。气属阳,血属阴,就如同山与水的依存关系。气为血帅,主宰着温煦、固摄、升提、推动、气化等关键环节。血则是营养的载体,濡润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与血的关系就如同影随形,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而这种气的推动作用,就来自于宗气,宗气就如同一位严肃的指挥官,引导着血液贯脉而行,周流全身。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滞、气虚都可使血液运行不畅而致瘀。但这两者的病机不同,治疗的方法也有所差异。因此调气活血也就有了行气活血化瘀和益气活血化瘀的区别。王清任的这种理解,不仅揭示了瘀血的形成机制,更提供了我们治疗瘀血的方向和方法。他的思考之深,观察之细,实在令人敬佩。气滞血瘀证方剂中,活血药与行气药的配合使用是关键。王清任根据瘀血所在部位的不同,组方用药也各有侧重。例如,对于头面、四肢、周身血管的瘀血,他使用通窍活血汤;而对于胸中的瘀血,则采用血府逐瘀汤;腹部瘀血则用膈下逐瘀汤;少腹部瘀血用少腹逐瘀汤;肢体瘀血则用身痛逐瘀汤。这些方剂的用药特点中,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是各方共同的,而所配伍的行气(通气)药则是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而有所选择。例如,通窍用麝香、酒、葱等辛香行散,温通开窍;在胸胁用柴胡、枳壳、桔梗等宽胸利膈,通降胸胁之气;在膈下用乌药、香附、枳壳等调理肝脾,舒肝理气;在少腹用小茴香、官桂以温通下焦。这些方剂对后世医家研究瘀血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扩大了五个逐瘀汤的应用范围。血府逐瘀汤可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膈下逐瘀汤可用于治疗肝硬化、腹腔肿瘤;少腹逐瘀汤可用于妇产科瘀血疾患;身痛逐瘀汤可用于痹症日久;通窍活血汤则可用于脑外伤头痛等。气虚血瘀的治疗,应以益气为主,辅以活血化瘀。益气活血化瘀法主要用于治疗中风病。王氏曾告诫后人在辨证时须明确病因,认为元气亏损是中风病的本源。元气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元气充足则体力充沛,元气衰弱则体力虚弱,元气归并左右则半身不遂,故可见气亏诸态。凡遇是证,必细心研究,审气血之枯荣,辨经络之通滞,《医林改错·半身不遂论叙》曾指出:“不得以一亏损五成元气之病,反用攻伐克消之方。”治疗时宜采用补阳还五汤以补充亏损的五成元气。该方中重用黄芪四两至八两,旨在大补元气,其余药物如当归尾、赤芍、川芎则活血和营,桃仁、红花、地龙则化瘀通络。虽然益气类药物数量较少,但加大队活血药意在补气以帅血,令瘀滞之血畅行无阻,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如患者已病三两个月、过用寒凉药物,则可加附子四、五钱以增强温阳之力。此外,重视药量的调整也是其制方风格和用药法度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王清任重视气血,因虚致瘀的学术观点受《黄帝内经》重视阳气、阳主阴从的思想的影响。在阴阳这对矛盾中,古代医家重视阳气的主导作用,认为人体的阳气具有与天体中的阳气一样的作用,能护卫生命、温煦脏腑、抵御外邪、推动、升提、气化等。《黄帝内经》对中风的病机特点认识与后世不同。有阳气阻隔气机上逆,阳失温养固护的区别,前者阳气不通属实,实者当泻,后者阳气不荣属虚,虚者宜补。泻寓意疏通阳气,令其调畅,恢复气机升降之常道,而非克罚阳气。补非壅补,而为鼓舞阳气,温之、煦之、柔之,养之,掣引之。取意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又帅血疏瘀,寓动于静,补而不滞。体现了古代医家同病异治,辨证施治的学术思想。王清任调气活血的立法和组方思路是对“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的进一步发挥,尤其是后者,遵古而不泥古,开创了益气活血治疗中风病的先河。“偏枯”的现代认识相当于中风的恢复期或后遗症期,为阳气不能温养筋脉,温固肌表,筋肉失濡则干枯不荣,正气引邪致半身不遂。临床针刺治疗时也遵循着针引阳气、鼓舞气血的取穴原则,以督脉、手阳明大肠及足阳明胃经为主,与《黄帝内经》的理论依据是吻合的。风病多在阳经,阳主动。肢体活动障碍其病在阳,阳跷脉、阴跷脉共同调节肢体的运动。中脏腑神识昏朦首选督脉穴—人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为阳脉之海,行于人体的背部,上行头面,入络脑上达巅顶,入络脑,行于人体的背部正中,为奇经八脉之一。故人中有回阳救逆,调和气血,启闭开窍的作用,用于缺血性中风中脏腑中的闭证。肢体瘫痪取手、足阳明经穴:上肢取肩髃、臂臑、曲池、外关、合谷;上肢取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解溪。胃为水谷之海,脾主四肢、肌肉,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明经气血通畅,肢体筋脉皆得其濡养,则患肢功能易于恢复。临床上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或中风后遗症期患肢肌肉萎缩、强直拘挛,均可取上述穴位调和经脉,舒通气血,临床疗效已得到验证。通过长期的临证观察我们认为,中风表现为阳虚证者多见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可见肢体不温,手足肿胀,面色白光白,甲脆毛焦,动作迟缓,声低气怯,尿频或遗尿,舌暗淡,苔白,脉缓。为阳气温煦失宜,经脉失养,气不运血,血脉瘀滞。益气活血法用于中风病肢体不遂,气血不足,络脉淤滞,不能濡养筋肉血脉者,立法与病机吻合,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阳气的重要性从中风的发病与治疗学上可见一斑。以《内经》为渊源,后世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各执己见,以阴虚阳亢立论者,源于叶天士,河间主“心火暴甚”,东垣主“正气自虚”,丹溪主“湿痰生热”,王清任主元气亏虚,从真中风到类中风的认识飞跃起于张景岳,辨“中经、中络、中脏、中腑”,李中梓将中脏腑分为“闭证和脱证”……历代医家以各自独到的见解,形成了中风病病因病机的多元性和治疗思路的灵活性及治疗手段的广泛性。

现代人如何继承,是助阳,抑或滋阴,是行气活血,还是益气活血……究其根本,应遵循辨证施治的个体化原则,取各家之所长,师古而不泥古,视病人的体质、证候而用药、取穴。阴虚者滋阴,阳亢者抑阳,气虚者益气,阳衰者扶阳,挟痰者祛痰,腑实者泻热,血瘀者通络,窍闭者开窍,阳脱者回阳……,“调其阴阳,以平为期”。疾病的复杂性决定了治疗的多样性。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才能促进中风病研究的发展。

在王清任调气活血法的启发下,对血瘀证病因的认识不只限于气滞、气虚两端,尚有寒凝血瘀(外寒、内寒)、热壅血瘀、邪毒入营、痰火湿热、产后恶露、金刃所伤、久痛入络等因,或因瘀致虚,或因虚致瘀、或虚实夹杂、或大实有羸状,或至虚有盛侯等,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可合辛温行气、甘温益气、温经散寒、清热泻火解毒、清营凉血、除湿化痰等法,或攻、或补、或攻补兼施,使攻不伤正,补不碍邪。针对病因辨证施治,广泛应用于各科疾病,才能为血瘀证赋予新的内容。#百万创作者计划#


转载请注明:http://www.bdnpw.com/nbzyf/224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 辽ICP备190209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