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尿蛋白升高或血尿不一定是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因其高发病率、可进展为尿毒症等严重后果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尿蛋白升高和血尿是慢性肾病的典型检验指标。然而,并不是一出现蛋白尿、血尿,就意味着患了慢性肾病。原以为患上慢性肾病结果是“胡桃夹综合征”17岁的小叶(化名)家住湖州,上高二。三个月前,医院检查,尿常规提示蛋白“+”,尿红细胞为“++”。接诊医生认为小叶患的是慢性肾病,需吃药治疗。因担心自己的病情发展下去,会变成尿毒症,小叶每天心理压力都非常大,两个月下来,瘦了整整8斤。叶爸爸说,女儿明年就要高考了,现在原本是努力备考的关键时刻,查出这个病后,她已完全没心绪和精力备考了。过完年,医院,挂了专家号。医生详细了解了小叶的情况,针对她个子瘦高的特点,让她先做肾脏血管超声影像检查,发现初步线索后及时做了核磁共振检查。最终找到了小叶的病因,原来她的蛋白尿、血尿是“胡桃夹综合征”所致。“胡桃夹综合征”又叫“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更通俗形象的叫法是“胡桃夹现象”。人体的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刚好构成一个40-60度的夹角,左肾静脉刚好通过这个夹角。正常情况下,左肾静脉不会受到压迫。但在青春期发育长高、脊柱伸展、体形变化等情况下,左肾静脉在这个夹角中受到挤压(小叶的这个夹角只有11度),会引起血流变化和相应的临床症状。胡桃夹综合征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有蛋白尿和血尿,和慢性肾炎的症状非常类似。如果医生没这样的概念,很容易漏诊,从而导致误诊。部分胡桃夹综合征患者,随着生长发育,局部脂肪组织内容等的增加等因素变化,左肾静脉受压情况可能会逐渐减轻或解除,蛋白尿和血尿的症状会好转或消失。根据小叶的情况,目前可定期随访观察。如何正确认识、面对肾脏病检查发现尿蛋白和血尿,关键是先要明确诊断,小叶就是个典型例子。很多人对慢性肾病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尿液中检出尿蛋白升高或有隐血,就是得了慢性肾病。其实尿常规异常,不一定就是慢性肾炎。如未经确诊就当慢性肾炎盲目治疗,不当用药会对患者造成肝肾功能损伤且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即使已经确诊是慢性肾炎,也无需过度紧张。过度紧张和心理压力,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可能会比肾病本身的后果更严重。前不久,还有一个27岁的小伙子,半年前,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发现自己尿蛋白有一个“+”,红细胞也有一个“+”。医生告诉他,这是慢性肾炎的表现,并叮嘱他平时多加注意,不让病情继续发展变严重。小伙子一听自己患了慢性肾炎,心理压力很大,晚上经常因此失眠,医院检查两三次尿常规,有时甚至同医院去查尿常规,医院化验不准。后来仔细询问才知道,小伙子打算年底结婚,担心自己的肾功能越来越差,会影响生育能力等。慢性肾炎患者需要正确面对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这样才能控制病情,延缓进展。来源:都市快报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
白癜风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bdnpw.com/nbzhl/8448.html


当前时间: 辽ICP备190209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