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新生哭闹不肯上学,家长4个招式,打

著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九月“开学季”。做了3年半全职妈妈的小梅终于把女儿佳佳送进了幼儿园。小梅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女儿背着小书包(包里没有书,就是女儿的日用品)站在幼儿园门口的照片,配文:女儿上幼儿园第一天,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信息发出去还不到半个小时,下面就有了30多条评论,除了夸赞孩子长得漂亮可爱,还有20多条评论都透露出一个意思:孩子上幼儿园了,妈妈终于可以松口气了。还有人说“金九银十”,妈妈正好趁着这个求职“黄金季”,重返职场。看着大家的评论,小梅只能苦笑:你还真以为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家长就可以松口气,高枕无忧了吗?孩子“入园”了,这只不过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苦日子”还在后头呢!都说“生活如战场”,孩子刚进入幼儿园更是如此!单说眼前,就有一场“硬仗”等着呢!1、幼儿园新生入园第一仗:入园焦虑攻坚战幼儿园新生入园,不管对孩子还是家长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星期,几乎每一家幼儿园门口都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哭的撕心裂肺,呼天抢地,家长有的和抱在一起哭成一团,有的一步三回头,边走边抹眼泪,那种难分难舍的画面,比琼瑶阿姨写的剧情还要煽情一万倍!除了哭闹着不让父母(或其他家人)离开,拒绝去幼儿园,发脾气或者无理取闹,食欲变化(挑食、不好好吃饭)和睡眠结构紊乱(晚上迟迟不能入睡,早上不愿意起床)、排便习惯改变(经常尿裤子或者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等情况在新入园的孩子身上表现的也非常突出。这些因“入园”而产生的“负面情绪(行为)”,统称为“入园焦虑”。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定的焦虑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但长时间的焦虑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为了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将来能力的发展,家长一定要为孩子提供爱心和支持,打赢这场“入园焦虑攻坚战”。2、孩子出现“入园焦虑症”,这4大因素是“罪魁祸首”对于从未离开过家的孩子来说,上幼儿园是他们第一次脱离父母家庭,独自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从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中一下过渡到有一定规则的集体环境中,犹如是“第二次断奶期”。绝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而感到无助、焦虑、不安甚至恐惧。一般来说,孩子出现“入园焦虑症”,“罪魁祸首”是下面这4大因素:第一,家长前期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孩子对突然产生的变化不适应。首先是与亲人的较长时间分离。婴幼儿对亲人(尤其是母亲)有着强烈的依恋感。当他们第一次较长时间离开朝夕相处的亲人,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就会哭闹,进而产生分离焦虑。这既是他们对自己亲人与家庭生活的依恋,也是自我保护的心理体现。其次是生活环境的变化。孩子对自己家庭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家庭成员都非常熟悉,很是依赖。初到幼儿园,园内和室内的摆设、小床等环境都较为陌生,甚至对刚躺上去的小床还不适应。孩子会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找不到自己熟悉的感觉。这就使得孩子的安全感受到很大的冲击,继而产生焦虑情绪。再次是人际关系的变化。宝宝在家主要和家里人打交道,就算是到外面,也都是跟随亲人或熟悉的人,不必自己来处理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问题。而入园后,则需要面对老师及陌生的一大群同伴,还要自己独立处理很多关系,而他们没有经验应付这种变化,尤其是对于那些偏内向的孩子来说,会让他感觉发怵。最后是日常行为规则的改变。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的一个显著改变就是行为规则的改变。幼儿在家庭中的幼儿园活动内容、方式、范围、时间等都相对自由,行为规则比较灵活、随意,而幼儿园的一日幼儿园活动内容有一定的常规和固定的要求,这对孩子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幼儿对新环境、新规则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出现焦虑情绪。宝宝刚入园时的哭闹、焦躁,甚至表现出来的剧烈抗拒,正是源于环境的变化、生活习惯和行为规则的变化、人际交往、情感暂时性缺失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这些变化就是他焦虑的源头。家长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就会导致孩子不能快速适应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无法尽快融入幼儿园的新生活。第二,孩子的家庭教育有问题,导致孩子入园后难以适应幼儿园生活。现在一般家庭都只有一两个孩子,一大家人都围着孩子转,孩子往往被过度照顾,吃饭、穿衣、上厕所,所有的事情都有家长代劳,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得不到锻炼;很多家长对孩子十分溺爱,孩子需要什么,基本能得到及时满足;在家中,宝宝是自由的个体活动,而且是中心位置,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比较自由放纵;而且无论他做得怎么样,家里人多是表扬、鼓励。但是,进入幼儿园之后,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幼儿生活的内容、形式、要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吃饭、加餐、游戏、活动等有规定的时间,且很多时候需要等待,老师除了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外,还会有命令和要求,这都使宝宝感觉受到了约束,很不习惯。第三,家长的焦虑情绪影响,也会“感染”到孩子,易加重孩子的入园焦虑。孩子的焦虑,除了来自于陌生的人和环境,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同样焦虑的家长。宝宝入园后,家长总是担心孩子是否会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宝宝要尿尿了,会不会不敢跟老师说?睡觉踢被子老师没看到怎么办?吃饭吃不饱还想要吃,老师会不会不给?会不会受小朋友的欺负?会不会想家……如果父母每天总是为诸如此类的还没发生的事情担心,自然会流露出焦虑的情绪,孩子很敏感,会捕捉到,从而给他造成“幼儿园不是一个好地方”的感受。看到宝宝撕心裂肺地哭喊,很多妈妈的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流。经常“营造”这种悲伤的气氛,这不但无益于帮孩子平复情绪,还会加重他对幼儿园的抵触情绪,甚至还会让他认为“哭”是拒绝上幼儿园的一件“武器”。身为家长,如果自己立场不够坚定,态度不够鲜明,就很容易给孩子找借口不回幼儿园。孩子入园的不适应困扰着家长,甚至动摇送孩子入园的信心;然而,家长的担忧、摇摆和焦虑反过来又会强化孩子的焦虑。第四,家长的负面暗示,贿赂、恐吓等行为,极易强化宝宝对幼儿园的排斥,带来消极影响。有的家长为了顺利地把孩子送入园,就承诺入园时不哭闹就给买XX,或者回家吃XX等,这是一种变相贿赂,虽能解决一时问题,但次数一多,负面影响会加剧。因为这样一来,宝宝是在为礼物或好处上幼儿园,如果哪天没有了,上幼儿园的兴趣也就大大降低了。有的家长为了吓唬孩子调皮的行为,常有如下的言语:“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让老师收拾你!”这句话给孩子的印象是:上幼儿园是一种惩罚,幼儿园是个可怕的地方,老师是个可怕的人,继而对幼儿园和老师的恐惧心理不断强化;“等你上了幼儿园,可就没有这么自在开心了。”这会让孩子感觉,幼儿园像一个“牢笼”,处处有限制,时时有要求,当然会加重对幼儿园的抵触情绪。3、家长4个“招式”,打赢“入园焦虑攻坚战”孩子上幼儿园了,这是儿童社会化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为了孩子的综合发展,家长们“明知山有虎”,却不得不“偏向虎山行”。其实,只要了解了宝宝焦虑的来源,对症下药就变得简单了。放松心态,做足准备,4招轻松化解“入园焦虑”。第一招:多和孩子聊聊幼儿园的“美好”生活。对于每个宝宝而言,幼儿园的生活、游戏、老师都会有吸引他的地方,也有他不喜欢的地方,因此,在放学接孩子时,尽量少问有负面情绪信息的内容。比如:“今天被欺负了吗?”“老师批评你了吗?”“睡觉的时候害怕了吗?”等。最好多请他讲讲幼儿园里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幼儿园里有哪些好玩的玩具?”“今天吃了什么好吃的?”“又新学了什么新游戏?”“老师讲了什么好玩的故事?”这样的提问能强化幼儿园在生活、学习方面更有吸引力的地方,逐渐让孩子感受到幼儿园生活的丰富、有趣,进而更加愿意去幼儿园。第二招:家长“放心”,孩子才能“安心”。孩子刚进入幼儿园,各种“不适应”,这是孩子人生旅途上第一次感受挫折,心理、生理难免受到一定的影响。宝宝的焦虑当然会使家长们忐忑不安,如何使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就成了他们的头等大事。孩子和父母分开,孩子和父母同样都要经受分别的阵痛:那些抽泣、尖叫以及孩子求父母留下来时的绝望都足以把爸爸妈妈的心撕成一块块碎片。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孩子希望父母留在身边是非常自然而且正常的,但让孩子学会独立,却是他人生情感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父母是不可能阻止孩子长大,不可能不让孩子独立面对生活的。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坚强很多,我见过很多入园的那一下哭的很凶的孩子,但他们的父母离开后他们马上融入集体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似乎完全忘记了上一秒的事情。因而,家长要做的,首先是自己放心,然后才能让孩子安心。只要和孩子好好沟通,做好前期准备(比如:帮助孩子找几个小孩成为好朋友,如果小区里有一起上学的孩子就再好不过了,因为当孩子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还能看到熟悉的人对他适应新环境是很有帮助的),陪伴孩子度过那个适应期,我们的孩子便愿意开开心心的去上幼儿园了。第三招:将进步转化为心理能量。每天在跟宝宝交流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时,最好能理解孩子的不安,鼓励孩子的进步。当宝宝对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有抱怨或不满等抵触情绪时,首先理解、接纳他的这种情绪,并解释其中的合理之处,帮宝宝消除负面情绪,比如“听老师说你哭了,其实妈妈也很难受,妈妈理解你,但是明天我们可以少哭一会儿,好吗”。此外,也要经常把老师的表扬反馈给孩子,比如:“老师说你今天吃得特别棒,没挑食。”对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中的零碎表扬特别重要,尤其对于刚入园的宝宝来说,这等于是给孩子注入了一种心理能量。第四招:把上幼儿园当游戏。电影《美丽人生》中那对犹太父子被送进了纳粹集中营,而父亲则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对儿子说他们正身处一个游戏当中,并将不同的场景处理成不同的游戏环节,从而使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伤害。这种应对方式可谓一种大智慧。其实,对于刚入园的宝宝,也可借鉴这种思路。父母可以跟宝宝扮演“我是小老师”的游戏,让宝宝演幼儿园老师,父母演小朋友,将白天幼儿园里的生活挑有趣的环节再重复一遍。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把上幼儿园作为游戏,孩子就不会害怕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dnpw.com/nbzzz/243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