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卫生健康专栏退热药物在儿童发热
退热药物在儿童发热中的应用
儿二科主任屈文静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更多精彩内容↑↑↑
一、发热的定义
定义: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即体温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温≥38℃或腋温≥37.5℃定义为发热。体温的异常应视为疾病的一种表现。
二、发热的病因
发热的原因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
1.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可见于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非典型微生物感染等,其中以病毒和细菌感染最为常见。近年来肺炎支原体等非典型微生物的感染及各种真菌感染也很常见。某些特殊细菌的感染,如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布氏杆菌病等也时有发生。
2.非感染性发热
1)风湿免疫性疾病:以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最为常见,其他包括川崎病、自身炎症性疾病、皮肌炎等。2)肿瘤及肿瘤性疾病 血液系统肿瘤以白血病最常见。3)下丘脑体温中枢受累的疾病 常见中毒性脑病、脑炎后遗症、颅脑损伤、脑发育不全等,这类发热有时可达超高热,退热药常无效。4)产热、散热障碍常见甲亢、鱼鳞病等。5)其他 如创伤、手术、药物热、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脱水热、暑热症、尿崩症等。
三、发热管理的目标及舒适度的评估
1 发热管理的目标 包括(1)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轻发热所致的不适,即改善舒适度,而非单纯恢复正常体温;(2)特殊情况下,为保护脏器功能,应积极降温;(3)查找并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因。
目前研究显示不应将恢复正常体温作为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发热是一种生理机制,对抗感染和病情恢复有益。发热本身不会导致病情恶化或神经系统损害,降温治疗不能降低发热性疾病的病死率,使用退热药的主要益处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从而改善整体临床状况。因此,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儿童的舒适度,而不是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