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半夜醒来,哭闹不止,这是睡眠倒
全文共个字,阅读时间约为分钟
很多宝妈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都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比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正常睡觉,但是在一段时间内,孩子就会“受惊”,经常半夜醒来,而且还会大喊大叫。
这种日夜颠倒的作息时间让很多妈妈都很痛苦,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婴儿睡眠倒退”。
丽丽是一位全职妈妈,她的孩子已经有四个多月了,她的作息时间很有规律,一晚上可以睡上六七个小时,这让丽丽可以放心睡觉了。
可是这两天,小家伙就开始半夜醒来,哭个不停,莉莉也没办法,给她换了尿片,给她喂奶,可每次都是一觉醒来就哭,弄得丽丽很是郁闷。
丽丽听了家人的话,医院,但是检查的结果也是一样,她的孩子很健康,但是到了家里,小家伙却总是半夜醒来,一直在哭,周而复始,这让丽丽很是郁闷。
“睡眠倒退”是因为婴儿的身体快速发展和对自身的认知能力的增强,因此在一定的年龄段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一般会持续一至四个星期。
婴儿“睡眠倒退”的原因原因一:宝宝有分离的焦虑
婴儿在6个月左右,大脑就会快速发展,自我认识能力和记忆力也会随之提升,因此会有“认人”的表现,因此,没有母亲陪伴,孩子会感到不安,会有分离的感觉。
所以,晚上睡觉的时候,他会经常醒过来,想要确定自己的母亲是不是在自己的身边,需要母亲的安慰和拥抱,有些人甚至需要抚摸自己的母亲。
原因二:运动发展时期
儿童处于学习爬、走、翻身等较大的运动发展阶段,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完全成熟,就算在睡觉的时候,他们的大脑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消化,从而影响到他们的睡眠。
在深度睡眠中,婴儿的四肢无法控制,因此,当他们翻身的时候,他们会被惊醒,想要再次进入梦乡,就非常困难了。
原因三:萌芽期
婴儿在幼年期会有牙龈胀痛、口腔不适等症状,这不仅会影响宝宝的心情,还会给孩子的睡眠带来很大的麻烦。
原因四:并觉期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睡眠也会越来越少,从三四个小时一次到现在。
在白天睡觉的次数会减少,而在夜间的时候会增加,这个时候,宝宝的睡眠和作息都会出现紊乱,导致入睡困难、睡不着觉。
原因五:猛长期
宝宝的猛长期是不固定的,在猛长期的过程中,他们的体重、身高、脑容量都会快速增长,因此,宝妈们有时会觉得自己的孩子的衣服不合适。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婴儿需要更多的营养,喝奶的次数也会变多,吃奶的次数也会变多,吃奶的速度也会加快,烦躁不安。
“睡眠倒退”的发生可能是由于上述的一种或几种原因引起的,一般是在4个月,8-10个月,12个月,18-24个月。
在这四个阶段,我们该怎么做?第一阶段:4个月
四个月的婴儿,由于要面对乳牙萌发、并觉、翻身、增加对外界的认识,就会发生“睡眠倒退”,这时候,父母可以经常把孩子带到户外,让孩子多看看新鲜的东西,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也可以购买磨牙棒等辅助器具,可以帮助孩子减轻萌牙引起的口腔不适,父母也可以适当的延长孩子白天的清醒时间,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作息时间。
第二阶段:8-10个月
这一阶段的儿童是一个很大的运动发展阶段,他们有很强的分离焦虑,因此他们的生活习惯也要重新调整,如果宝宝出牙,可以根据宝宝的牙齿状况,将其由糊状变为半固体、固体。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多做一些活动,这样才能满足大动作发展期的需要,同时也要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来减轻分离焦虑。
第三阶段:12个月
一岁左右的婴儿就能学会走路和说话,在白天,由于不断地模仿和学习,大脑就会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因此就有了“睡眠倒退”的现象。
孩子的身体机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可以通过降低白天的睡眠时间、增加白天的活动量、推迟晚上的睡眠时间等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第四阶段:18-24个月
一到二岁的儿童已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而且他们的自我意识也会更加敏锐,而且很难控制自己的情感,在这一时期,儿童已充分地学会了控制自己的睡眠。
情绪的变化会影响到他们的睡眠,在孩子睡觉之前,家长要尽可能的减少孩子的不良情绪,要多安慰他,让他的大脑活跃起来。
洪伍谈教育寄言“睡眠倒退”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也是婴儿生长发育的必经时期,所以家长也不用太过担心,因为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都不一样。
当孩子“睡眠倒退”时,家长要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每个儿童的成长与改变都是有意义的,如果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一定可以让他们在每个特别的阶段中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