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食遇上ldquo葛优躺rdqu
糖友们
在家宅了两个多月,
你的血糖还好吗?
居家期间,
你是天天“葛优躺”呢?
还是秒变五星级大厨?
这样的生活方式看似惬意、舒适,
实则很是伤身,
也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自三月初以来,
医院恢复正常医疗秩序,
门诊、病区全面接诊收治患者!
在医院内分泌科门诊,
就有不少深受困扰的糖友,
前来向专家咨询!
血糖忽高忽低,波动较大
“我最近总感觉乏力、犯困,血糖还忽高忽低,但我一直按时吃药呀?”在医院门诊三楼名医堂诊区,老病号王先生一走进诊室,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经过详细了解,正在坐诊的赵志刚院长发现了端倪。原来,疫情期间,王先生的生活习惯被打破,不仅饮食由三餐变为两餐、每餐大吃特吃,而且几乎天天熬夜,睡到第二天中午才起床。
赵志刚院长提醒道,这种生活方式对于糖友来说很不可取,会导致血糖过高过低、波动较大,一定要保持科学、规律的生活方式。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选择低升糖指数、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并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在运动方面,居家期间可以选择瑜伽、健身操、八段锦、太极拳等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保证每日活动量,提高身体免疫力。在作息方面,应该不熬夜、不过劳,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每天8小时左右睡眠。
自觉症状消失,擅自停药
“医生,这是咋回事儿?我老伴今天一直感觉头晕?您快给看看!”在医院门诊二楼内分泌科诊室,年近七旬的李女士被搀扶进来!
“降糖药都按时按量吃了吗”,正在坐诊的王慧君主任,立马让患者坐下。
李女士和老伴先是一怔,然后老伴就开始数落起她,“让你自作主张,擅自停药……”
原来,李女士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血糖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失,就认为糖尿病已经痊愈。再加上疫情期间出行受阻、购药不便,李女士就逐步减少了用药量,一天前,药物已经用完!
“幸好您来得及时,要不然血糖就要飙升啦!”王慧君主任严肃地说道,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一旦患病,需要终身治疗。无论是注射胰岛素还是口服降糖药,必须坚持用药。如果突然中断用药,很可能使血糖骤升,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出现恶心、呕吐甚至昏迷。
出现负面情绪,不利控糖
“医生,我现在全身发冷,手脚冰凉,是不是感染了新冠肺炎?”46岁的糖友张某继续追问道,我看网上说糖尿病患者是易感人群,特别是30岁到65岁!
坐诊期间,综合内科主任陶玲玲就遇到过两例类似患者。因为所居住的小区或周边小区有确诊患者,自己就变得特别敏感、紧张,甚至焦虑和恐惧,这些应激反应就导致血糖出现波动。
陶玲玲主任说,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