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明原因多饮多尿口干PETMR为

北京 白癜风医院治疗偏方 http://www.gansulawyer.net/

张先生的儿子小张,12岁,从年初开始便觉得自己要经常上厕所小便,并且经常感到口干,要喝大量的水。张先生起初不以为意,以为小孩只是活动量大,需要多喝水,便多上厕所而已。但3个月过去后,张先生发现儿子的小便次数、小便的尿量都较前频繁并增多。张先生开始慌了起来,医院检查,做了头颅MR检查,结果显示为“鞍区生殖细胞瘤”,张先生得知结果后大吃一惊,慌乱之中并听从医生推荐的伽马(γ)刀治疗意见,先后在年6月及11月共两次伽马(γ)刀治疗,并在同年6月份出现双侧颌下部肿大,治疗结束后,多饮、多尿症状并没有改善,双侧颌下部却较前更加肿大。

为了更进一步明确诊断疾病,张先生听从朋友介绍,选择了广州全景影像中心较为先进的并辐射剂量较低的PET/MR设备检查。检查结果为:1.下丘脑漏斗区稍增粗,并部分条杆状强化,糖代谢未见增高;垂体轻度萎缩,神经垂体T1WI高信号未见显示,符合尿崩症改变;2.双侧颌下腺明显对称性肿大并糖代谢增高;腮腺后方淋巴结肿大并糖代谢增高;3.气管前肌肉下方间隙长条状软组织增厚,糖代谢增高,“考虑异位胸腺受累”4.双肺散在多发肺气囊形成;综上所见,考虑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建议颌下腺活检明确诊断。随后,行颌下腺病理活检,结果显示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全景专家诊断意见与病理活检结果完全吻合一致。

从此次检查结果看出,张先生儿子多尿的原因是鞍区垂体病变导致的尿崩症,PET/MR检查除了发现鞍区垂体的病变,而且还发现了颌下腺、颈部淋巴结、气管前肌肉间隙软组织肿块、双肺多发肺气囊等,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病变。

本案例的真实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平时健康体检筛查和疾病检查工具的选择尤为重要。

A1、A3是T1W平扫,矢状位可见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A2、A4是T1W+C矢状位及冠状位见下丘脑漏斗区稍增粗,并部分条杆状强化。

B1是矢状位T1W+C,B2是PET断层图,B3是T1W+C与PET融合图,B4是头部PETMIP图,从B2、B3可见下丘脑漏斗区病变的糖代谢未见增高。

C1是T1W/IN,C2是T2W/FS,C3是PET断层图,C4是T1W/OPP,C5是T1W/IN与PET融合图,C6是PET全身MIP图,可见双侧颌下腺明显对称性肿大并糖代谢增高。

D1~D6图像序列基本同上,双侧腮腺后方淋巴结肿大并糖代谢增高。

E1~E6图像序列同上,气管前肌肉下方间隙长条状软组织增厚并糖代谢增高,考虑异位胸腺受累

E1~E6图像序列同上,气管前肌肉下方间隙长条状软组织增厚,糖代谢增高.

上图可见双肺散在多发小肺气囊形成。

什么叫伽马(γ)刀?

伽马刀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主要治疗手段,将颅内的病变组织选择性地确定为靶点,使用γ射线进行一次性大剂量地聚集照射,使之产生局灶性的坏死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周围组织几乎不受影响,靶区坏死边缘如同刀割,故形象称之为“伽马刀”。而多系统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目前治疗方法以化疗为主。而本案例中患者采取了两次伽马刀放疗,却并没有明显疗效改善。

为什么选择PET/MR?

一体化PET/MR,是将PET和MR有机结合在同一个机架内,一次扫描即可同时完成PET和MRI检查,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解剖结构能 清晰显示,除此之外还能显示疾病的功能和代谢情况。一次全身PET/MR检查,便能获得全身各器官疾病的分布情况,并可协助临床医生更早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对肿瘤病变的临床分期、指导合理治疗、预后疗效监测等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此外,PET/MR检查,其辐射剂量远远低于PET/CT,尤其适合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全身肿瘤性疾病的选择。本案例中,患者通过PET/MR检查,发现其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完全吻合,及时并及早改变了治疗策略。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一种罕见的树突细胞和网状细胞增生性疾病,多发生在儿童。朗格汉斯细胞在体内分布极广,故可发生于骨、淋巴结、皮肤等部位。目前LCH分为单系统LCH和多系统LCH。单系统LCH仅侵犯单个器官(淋巴结、皮肤、骨骼等),根据累及数目不同又有单发和多发之分。多系统LCH侵犯多个器官,其中累及高危器官(肝脏、肺、脾或造血系统)患者的病死率会大大增加。多系统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较少见,病变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包括皮肤、肝、脾、淋巴结、肺、骨及骨髓等,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多变。儿童发病率每年约0.2/万,病因尚不明确,认为是一种免疫性疾病,诊断需临床、影像、病理学三方面配合。

临床表现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临床表现多样,其中皮肤受累可表现为脂溢性红色湿疹样皮疹、外耳渗液等;骨骼表现为骨质破坏、骨痛、肿胀、病理性骨折,累及部位以颅骨为主;肺部受累可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造血系统受累可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减低、血小板减少,此外可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发热、多尿、类似消化道溃疡等症状。

常见受累系统影像表现:

No.1

中枢神经系统:

出现多尿症状,MRI检查以矢状位显示最清楚,可发现垂体后叶T1WI高信号消失。正常人垂体后叶在TlWI上多呈高信号,这是由于后叶含有较多的神经内分泌颗粒(抗利尿激素)和神经胶质细胞内的脂质小滴所致。本症多侵犯下丘脑-垂体系统,使具有抗利尿激素的神经内分泌颗粒减少,从而降低垂体后叶的磷脂含量,最终导致信号的改变,临床上出现尿崩症,部分病人还可见垂体柄增粗或下丘脑孤立性强化结节;此病与鞍区生殖细胞瘤影像表现极为相似,常常误诊。

No.2

呼吸系统:

肺结节及囊状病变并存,或囊状、结节状及网格状病变,两肺对称分布,中上肺野为主。结节边缘不规则,为特征性的表现,结节周围为正常的肺组织围绕。

No.3

骨骼肌肉系统:

LCH好发于红骨髓丰富的骨骼,如颅骨、肋骨、脊椎等,其中颅骨LCH在全身诸骨中发生率 。边界清晰锐利的局限性或广泛性颅骨缺损、骨缺损的边缘无骨膜反应和骨质增生硬化是颅骨LCH的特征性改变;肋骨局限性膨胀性囊状破坏;椎体呈溶骨性破坏,并被压缩成楔形、盘状或条状。

景哥提醒

儿童相关性疾病,常因小孩表达不清晰而较晚发现病变,而错过 的诊疗时机。因此,定期体检并及早就医,是 的遏制病变进展的方法。当感觉全身多处地方不适时,不妨可选择全身PET/MR疾病筛查,可以一次性发现全身所有的问题,避免不必要走的弯路!

本文由广州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冯耀保医生提供

全景广州中心医生栏

冯耀保

医师

?从事影像诊断工作5年,曾就职医院影像科3年。在广州全景医学影像中心工作2年,至今写PET/CT报告余例,写PET/MR报告余例。

?擅长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影像诊断,曾以 作者发表1篇个案报道,并录用于全国核医学年会的壁报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dnpw.com/nbzys/11185.html


当前时间: 辽ICP备190209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