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康复治疗介入时间与疗效的对比分
脑外伤康复治疗介入时间与疗效的对比分
王亮(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山东淄博)摘要
目的对脑外伤康复治疗介入时间与疗效进行对比。
方法回顾性分析年9月至年9月入住我院的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在患者的各项体征平稳且意识为模糊状态时进行康复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各项体征稳定后的第3天实施康复治疗与护理,对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介入时间以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组间差异以PO.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盘床介入治疗时间要明显长于观察纽,二者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O.O1);康复治疗3个月后对上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生存质量总得分分别为(±7)分,观察组为(士8)分,二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0.O1)。结论对脑外伤患者进行早期介入治疗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康复时间,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脑外伤;康复治疗;介入时间;临床疗效;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1--02
脑外伤常常会扭曲、神经以及牵拉甚至撕裂脑内部的血管等组织,进而引发水肿或是出血。关于脑外伤的康复不仅仅与损伤的组织及其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还与康复治疗的介入时间有着直接性的关系。临床上通常认为及时以及主动地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这样能够很好地利于患者的神经系统康复]。本文主要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年9月至年9月人住我院的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本组脑外伤患者的康复治疗的介入时间与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0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年9月至年9月人住我院的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本组患者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60)患者中,男性患者为34例,女性患者为26例,年龄为22~68岁,平均年龄为(37.7±7.2)岁;观察组(n=60)患者中,男性患者为37例,女性患者为23例,年龄为23-69岁,平均年龄为(38.1±7.9)岁。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等方面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首先,对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首先进行手术治疗,然后将他们与没有手术的患者一起接受常规性的治疗]。对照组在患者的各项体征平稳且意识为模糊状态时进行康复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各项体征稳定后的第3天实施康复治疗与护理,对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
效、介入时间以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组间差异~Aeo.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1.2.2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涉及的全部数据均~SPSS15.0两个软件加以统计、处理与分析,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加以检验,组间差异以尸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1.3评估标准
本研究中所涉及的评估标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Glasgow昏迷量表(GCS):对患者的睁眼、言语以及运动等方面的内容;②残疾评分量表(DR):主要包括对开眼、运动、言语、如厕、梳洗修饰等方面的认知能力、受雇能力以及功能水平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评价;
Glasgow结局量表(GOS);④诱发电位测量表(EP);⑤肠道膀胱节制量表l⑥平均心理损害测量表;⑦社会状态测量表。02
结果
2.1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对比通过对上述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要明显地大于观察组,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在3个月后再次行手法检测盆底肌肉肌力,治疗组盆底肌肉肌力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下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对比
经过康复治疗与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具体见下表2所示。
2.3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对比将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康复治疗之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得出了如下结果:康复治疗3+B后对上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生存质量总得分分别为(±7)分,观察组为(~8)分,二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具体见下表3所示。
03
讨论
近些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人员发现,如果能对脑外伤患者在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不仅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些研究的结果也在临床上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在本次调查中,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康复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这也证实了早期介入康复治疗的确定疗效。针对住院时间长短的问题,由于在患者脑损伤一年后,他们的临床的一些相关的测量值并没有明显的不同,出院后的康复治疗也没有明显不同,故个人认为住院时间的长短不完全是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带来的,可能还与两组患者的脑损伤程度和并发症的情况不同有关,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上述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要明显地大于观察组,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康复治疗与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将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康复治疗之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得出了如下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对上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生存质量总得分分别为(士7)分,观察组为(±8)分,二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0.01)。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对脑外伤患者进行早期介入治疗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康复时间,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鸿,刘姝,韩云.脑外伤康复治疗介入时间疗效及心理沟通与疏导的价值[J].辽宁医学杂志,,21(2):—.
[2]赵忠泽.颅脑外伤康复治疗介入时间与疗效的对比探讨.中国医药导报,,5(9):44—45.
[3]刘继伟.脑外伤康复治疗介入时间与疗效的对比分析[J].现代康复,,5(6):68-69.
[4]刘毅,黄安氙黄新勇.脑外伤康复治疗介人时间与疗效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10(9):—.
[5]杨炯炯,尹岭张亚旭,等.脑外伤病人记忆功能的康复特点[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0(1):68.
北京 白癜风医院介绍看白癜风 的医院是哪个